文泰·师说(一)|| 张凯: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

随着期末的到来,高一上学期即将结束,近期有部分学生出现了退学的念头,通过跟他们的聊天发现大多数都是因为厌学,不想读书。其实,学生厌学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其原因多种多样,对策也需要综合考虑多个方面。

 

 

一、厌学原因
1、‌学习压力大‌:高中阶段的学业负担较重,学生面对高考等重要考试,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导致焦虑和厌学情绪。
2、‌学习兴趣缺乏‌:学生对所学的科目不感兴趣,觉得课程枯燥无味,从而失去学习动力。

 

 

3、‌家庭环境因素‌:家庭压力、父母期望过高或缺乏支持等都可能使学生感到沮丧和无助,进而产生厌学心理。
4、‌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可能导致学生对学习失去兴趣。

 

 

5、沉迷手机游戏‌:智能手机的普及和多样化的游戏使得游戏随时随地都能进行,增加了沉迷的可能性。沉迷游戏会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失去对其他兴趣爱好的追求。
6、‌睡眠和饮食不规律‌:长期睡眠不足和饮食不规律会影响学生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从而导致厌学情绪。
7、‌学习方法不当‌:缺乏有效的学习方法或学习计划,可能导致学习效率低下,学习效果不佳,进而产生厌学情绪。

 

 

二、应对策略
1、倾听心声,理解厌学背后的原因。面对学生的厌学情绪,我首先做的不是指责和批评,而是耐心倾听他们的心声。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才能找到问题的症结所在,从而有针对性地进行开导,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了解了学生的厌学原因后,我开始引导学生正视自己的问题,并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人生观。我在跟学生聊天的时候,还有召开班会的时候经常告诉学生,学习不仅是获取知识的途径,更是锻炼意志、培养品质的过程,同时也让学生明白失败和挫折是成长中不可避免的,只有勇敢面对才能不断超越自己。

 

 

2、调整策略,寻找适合的学习方法。高中课程繁重,学习任务繁重,我知道若是一味埋头苦读,很容易产生厌倦心理,因此调整学习策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至关重要。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经常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和兴趣爱好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在制定期末质量提升计划的时候,我跟班内的科任老师还有各科课代表提出建议,要抓学生的基础,布置作业或背诵内容要适量,更要因人而异。同时也指导学生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做到劳逸结合,避免长时间的学习疲劳。我还鼓励学生多参加运动,这样能缓解学习压力。

 

 

3、家校合作共同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家庭和学校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场所,家教合作对于缓解学生厌学情绪具有重要意义。我在跟班内的学生家长沟通的时候,经常告诉家长,要学会尊重孩子,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有了进步要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当发现孩子出现厌学情绪时,家长要耐心倾听孩子的想法和感受,给予孩子充分的关爱和支持,避免过高的期望和过度的压力,努力为孩子创造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环境。

 

 

我们的学生基础比较差,作为老师我们也要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健康,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支持。重要的是,家长和老师需要耐心、理解和支持,为学生创造一个积极、健康、和谐的学习环境,帮助他们克服厌学情绪,重拾对学习的兴趣和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