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4年12月19-20日,以“明势·谋道·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在杭州暗香瑞莱克斯大酒店圆满落幕,近500位来自全国各地的民办学校董事长、校长,省级、市级教育行业协会领导,教育专家以及民办教育的提供商、服务商等与会者齐聚一堂,共同探索民办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安徽省阜南亲情学校总校长、山东省菏泽行健中学总校长杨天亮在论坛上的演讲《教育第一性原理对学校的重构》,他结合自己从其他领域跨界投身民办教育的宝贵心路历程与深刻感悟,提出了创新理念——站在教育之外审视教育,即将教育要素进行拆解、重构与升级。同时,他着重强调了借助科技手段以及引入游戏化元素,助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引发不少民办教育同行的思考。以下选登几篇关于我校领导老师关于对教育未来发展思考的文章,与广大教育同仁和家长朋友交流。
重构成就重生
——学习杨天亮《教育第一性原理对学校的重构》
学习了杨天亮校长的《教育第一性原理对学校的重构》,真的感到震撼,不可思议。公办学校录取后排名3000左右的生源,不断流向县城后的师资力量,距离市区和县城40多分钟车程的农村普通高中,在公办学校优质生源、优秀师资、优越办学硬件、优越办学政策挤压下,自2017年接手学校,竟然逆势崛起,自2022起连续三年夺得阜南县理科状元,2024年一本上线率达74.3%,二本上线率达94.2%,几年来考入清华2人,北大1人。这简直是创造了中国农村普通高中升学的神话,但这又不是带有浓厚文学色彩而夸张和虚构的神话,活生生的数据和事实让我们不得不目瞪口呆。反复读了这篇文章,又搜索了一些背景材料,感到这个学校奇迹的出现,应该有着三个方面的原因:
3、杨天亮的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这才是最重要的一点,因为杨天亮接任校长之后,2018、2019两年的升学质量有所下降,也许是重构成就了后来几年的重生。

反复阅读杨天亮校长的讲话,仅就上述第3点,谈一些个人认识。
关于第一性原理,从2000多年前的亚里士多德到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再到费曼都有论述。没有人能看到树的根,但事实上它决定了一切,这就是第一性原理,也就是事物最基本的东西;而教育的第一性原理,是教育的最基本的东西,也就是让人变得更好,就如诺贝尔奖得主、美国物理学家、费曼学习法创始人费曼所说,每个人天生都是爱学习的,教育就是要帮助学习者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习天性。
二、《教育第一性原理对学校的重构》一文讲了哪些重构?
阅读全文可以看出,杨天亮运用教育的第一性原理,对亲情高中进行了三个大的方面的的重新构建。第一,对学生而言,进行了学习方式的重新构建;第二,对教师而言,进行了教师能力资源的重新构建;第三,对教育教学管理而言,进行了管理措施方面的重新构建。这三点,恰恰契合特斯拉创始人马斯克第一性原理中要站在基础的维度去看一件事情:所谓教育,一定离不了学生、教师和管理这三个维度;所谓重构,就是变换思路分析以上三个要素,寻求教育教学管理升级和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路径及措施。也就是如作者所说:“我们办教育,要用科学守住底线,艺术的部分让学校上限更高。”就具体的演讲内容看,可以依次梳理出6个方面的具体重构:

1、重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人性驱动为抓手,通过目标来激励学生的学习欲望,同时以游戏的实时反馈机制刺激学生,将游戏的社交炫耀功能应用于学习。通过学习目标的实施达成,获得积分,可以买皮肤、装备,可以换头像,可以养宠物升级,这实际上就是一种利益驱动,一种精神利益的驱动,在成就需要和成就炫耀中积极主动地学习。游戏开发商也正是抓住了青少年的这些特点才生产出自己的游戏产品。其实这种学习方式体现了快乐学习精神。不仅是亲情高中这样做,有不少老师也在这样做,譬如2022年11月9日浙江电视台科教影视频道《牛视频》官方微博表示,近日,浙江湖州一高历史教师徐娇娇改版了“羊了个羊”游戏,创新新版本“历了个史”。这一创新教学方法让历史课瞬间变得趣味无穷,深受学生喜爱,一下子也在朋友圈里走红了,并迅速冲上微博热搜第一。襄阳五中一位语文老师讲诗歌的意象时,不以经典的古诗词为例,而是以自己创作的诗歌为例,这样就吊起了学生的胃口,形成了眼前的教师崇拜,迅速拉近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诗词之间的距离,老师在讲解时,体会更到位,理解更深刻,效果也更好。网上有段子形容一个人语文成绩不好,往往是一句“你的语文是美术老师教的啊”,这句调侃,对于山东聊城东阿实验中学的90后语文老师丁艺琳来说,却变成了褒扬。她发现初中的孩子正在青春叛逆期,开始形成自己独立的思考,平时不太好管理。于是她别出心裁,用手绘画的形式批改作业,鼓励孩子,孩子们的成绩越来越好。老师用绘画批改作文是一种创新的教学方法,它结合了视觉艺术和文字表达,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理解能力。郸城县一位乡村中学数学教师郭智铭,爱好书法、绘画、诗词、篮球,多才多艺,绘画精美,诗词书写精致,诗配画可谓一绝,这种跨界的手段辅助应用于数学的学科教学,如虎添翼,让课堂陡然生辉。当然,我校也有一些老师同样做了大量有益的探索,收到异曲同工之妙。
老师们各显其能,不断创新教学手段,目的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引领他们转变学习方式,最终达到学习的目标。

2、重构师生关系。对于教学来说,好的师生关系,就是好的教学环境,就是好的教学效果,我以前写过一篇文章,标题就是《好关系就是好效果》。师生关系不仅仅关乎德育,关乎班级管理,更关乎教学,关乎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因此,亲情高中在重构师生关系方面,注重交流方式的的改变,由原来的面向整体,面向全班而变为面向个体,实行一对一或一对几交流,这样,师生之间的互信程度,交流宽度和交流深度大大增加,尤其是交流时效大大提升。由此而带来的师生关系,也就自然而然地正向作用于教学活动,大大了提高教学的效果。
3、重构教师业务能力资源的配置和使用。亲情高中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进行大胆的资源调配。他们充分发挥和利用优秀教师群体资源,让优秀教师的课做成AI课程,全校范围内师生公用共享,其他教师同步提升,并利用网络和节省出来的时间全面了解学情。他们每节课都可能看到所有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轨迹和学习结果,这种及时的学情调查和学情反馈,能快速及时精准地把握吃透学生的学习状况,即时做出教学调整,教学效果自不待言。
4、重构管理方式。利用网络媒体条件,变过去管理的少慢差费为今天的快捷、高效、精准。譬如校长巡班,过去是逐一进班巡视,80多个班级,很难巡视一遍,时效性很差,并且只能走马观花,很难深入了解,掌握精准的情况。现在坐在大屏幕前,即可即时了解情况、反复了解情况,全面了解情况,精准了解情况,既高效又精准,避免了管理的疲于奔命,顾此失彼,把脉不准和药不对症。
5、重构课程体系。譬如增加体育课程(每周四节),研学课程,探究课程,实验课程,手工课程,自主学习课程,自选课程。由于AI课程的应用,优秀教师的课程就成了所有学生的共享课程,因此在外地新举办的分校没有班级,没有教室,600多平米的共享教室就是学校,里边的每一位教师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语文、数学、英语等各学科的专业科任课教师,而是带领小组学生学习的全科教师,他们既要带领同学们通过AI学习各科课程,也要带领他们做手工,做实验,甚至带领他们去游学。课程体系的重构,不仅为学生提供了更大更宽的成长空间和诸多可能,同时也必然促使教师因变而变,积极学习,提高水平,尽快进入全新的教师角色,以适应重构的全新课程体系。

6、重构学科学习与综合素养的关系。以往的学科学习和综合素养的提高,往往是割裂的,或者说是相互独立、分别进行的,也或者说是先完成学科学习,再进行综合素养的提升。尽管也强调在学科学习过程中,要进行综合素养的渗透,但真正落到实处又有多少人呢?看看我们的作文命题就可以看出这方面的问题:不管是高考命题,还是平时的备考作文训练,有一大类题目都有一个共同的要求,即联系生活实际。显然,这个命题本身就把学生放到了实际之外,为什么题目不把学生设计在实际之中呢?因此,一些学生行文中,胡编乱造,虚构夸张,远离生活,哪有什么生活体验和综合素养可言!说到底,还是平时的具体教学,远离了生活实际,看轻了综合素养。而重构,就是要将二者同时进行,甚至综合的素养提升可重于先于学科的学习,将它放在了学科学习支撑和动力的位置。

1、作为学校管理者,应该登高望远,廓宽视野,追上科技、教育迅速发展的步伐,适应千变万化的教育形势,不能故步自封,夜郎自大,陶醉于当下的自我感觉良好,也不能安于现状,随波逐流,船随水转,水随山转,转到哪里是哪里。我们要有生存的危机感,要有创新的内驱力。要认真读书,提升自身的素养;要虚心学习先进,努力看齐标杆;要静心思考,弄清我们的主要问题和终极出路;要积极探索,带领全校同仁,做出和我们的责任相匹配的业绩。
2、考虑AI+教育背景下的学生学习方式转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眼,第一,如何有效地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即便AI课程还没有走进我们的课堂,我们也可以考虑,如何将现有的教学辅助条件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促使学生学会,这是效果要求;如何让学生会学,这是方法要求;如何让学生愿学,这是态度要求。第二,如何将传统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产生一种互补互促的积极作用,实现课堂教学效益最大化。第三,如何优化提升小组学习功能和激励功能,促使学生课堂上一直处于积极亢奋高效的学习状态,创造高效课堂,治理低效课堂、消除无效课堂,抵制负效课堂。
3、考虑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的示范功能、辐射功能和普惠功能,有效促进全体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经验不足教师、后进教师快速成长;一人带动一个学科组,一课惠及全体教师和学生。这要从两个方面考虑问题,一是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的能力资源作用,一是创新帮扶方法,尽快高效提升年轻教师、经验不足教师、后进教师的业务素养和综合能力。
4、如何使我们的教育教学管理督查评估快捷、精准、高效,反馈及时,整改迅速,提升明显,以适应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5、如何进一步开发我们的课程尤其是一品课程,完善我们的多元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兴趣发展、特长发展。当然,首先还是应该考虑,我们在文化课的常规教学上,如何突破,如何提升,如何形成质量品牌,因为这是分量最重的底牌。

行文结尾忽然想到一件很值得品味的事。每天顺着“如院”的门面房来去学校,发现靠近北端有一家门面,门头店名是松鼠AI人工智能辅导,产品介绍的牌子是松鼠AI文泰店。如院的门面为什么没有打“如院”的招牌,一眼就可以看到另一所高中为什么没打那所学校的名字,却偏偏打了文泰的名字?我想,这是不是对文泰的期待和信赖,是不是对文泰的资源和品牌的依赖?这个店主是不是这样想的:店名叫文泰,就能发大财!别人如此期待、信赖、依赖我们,那我们自己呢?是不是更应该珍视、擦亮和不断创新我们的学校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