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泰·师说(五)|| 张帅:始终保持对教育本质的初心

编者按:2024年12月19-20日,以“明势·谋道·向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民办教育西湖论坛上,安徽省阜南亲情学校总校长、山东省菏泽行健中学总校长杨天亮在论坛上的演讲《教育第一性原理对学校的重构》,他结合自己从其他领域跨界投身民办教育的宝贵心路历程与深刻感悟,提出了创新理念——站在教育之外审视教育。同时,他着重强调了借助科技手段以及引入游戏化元素,助力学生实现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为教育发展提供了全新视角,引发不少民办教育同行的思考。以下选登几篇关于我校领导老师关于对教育未来发展思考的文章,与广大教育同仁和家长朋友交流。
 

《教育第一性原理对学校的重构》读后感想

 

张帅

 

拜读了杨天亮校长的《教育第一性原理对学校的重构》感触颇深,文中分析到,公立学校寄宿制改革、成绩稳步提升,人口出生率下降,民办学校的发展面临着严峻的考验。想要在大环境下脱颖而出,民办学校的教学质量、管理质量、服务质量都要稳步提高,而教育第一性原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理论。
 

 
首先,第一性原理强调从最基本、最核心的原理出发,逐步推导出复杂的现象和结论。在教育领域,这意味着我们需要回归到教育的本质和目的,即培养人的全面发展。
其次,第一性原理要求我们在教育过程中注重因材施教。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有着不同的兴趣、能力和需求。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我们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教育方案,以满足他们的不同需求。这种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可以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潜能,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此外,第一性原理还提醒我们在教育过程中要保持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在教育领域,我们不能盲目跟从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方法,而是需要不断探索和创新,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学生的需求。通过运用第一性原理,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教育的本质和规律,从而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结合自己的工作浅谈第一性原理对自己工作的一些启发和感悟。
1.明确团队目标:运用第一性原理,从最基本的需求出发,明确团队的目标和愿景,确保所有成员都对目标有清晰的认识和共同的追求。教育基本目标:教育学生,培养学生的各项能力。限于文化课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我们要把学生文化课培养放到首位,提高教学质量就是我们现阶段的主要目标。教师的主要目标是上好一节课,班主任的主要目标是带好一个班,级段主任的主要目标是带级段全体师生,刻苦学习、尽心做事。

2.优化班级教师队伍结构:根据教师成员的能力和特长,合理调整团队结构,确保每个成员都能在最适合的位置上发挥最大价值。我们段有位老师,是从老校过来的。教学能力是有目共睹的,但是性格怪癖,多次与同事发生矛盾,有时候处理学生问题过于强势,学生、家长、同事都会反映这个老师的问题。知道她的问题后,开学之初,分配任课老师时,我就让性格温柔的教师和他搭班,减少与同事的摩擦。当有家长反应该老师处理学生问题不恰当的时候,那就两边都肯定、两边都劝说。既要保证老师工作的积极性,又保证处理问题的结果让家长满意。说实话这三年,我在背后帮他解决了不少麻烦。而幸运的是,这位老师始终保持工作的热情,教学成绩遥遥领先。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升,家长满意,她本人在工作中也得到了成就感。
3.提升团队效率:通过流程优化和工具应用,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和沟通成本,提高教师团队的整体工作效率。也就是形式化的工作,表面工程不能当成重点做。让老师的心思回到备课、授课、批改作业试卷上。
 

 
4.注重创新和持续改进。鼓励教师提出新的想法和方法,推动班级管理不断进步和适应社会变化。同时,建立持续改进的机制,对管理措施进行定期评估和调整,确保其有效性和适应性。例如在班级管理一开始都要面临着,班级的卫生、物品摆放、纪律的管理等工作的安排,这些需要有人去做。如果只是单一的安排一小部分去做,这些人很有可能会偷懒,借助为班级做事的借口逃避学习,那么这一小部分人就会影响其他人,从而影响班级的学风。所以我们就推行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管理策略。给每个学生安排上任务,采取小组积分和个人积分管理制度,并配合以合理的奖惩措施,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短期内这样安排确实会有改观。但是在这个制度实施的过程中,每个人做的任务不同,会有人提出抗议。用同学们的话说,这个活好干,那个活不好干,我要换任务,换不了我就摆烂。那么我又对制度进行了调整:以小组为单位,每组需要完成一个任务或者两个任务。再进行小组积分统计,每一大周总结的时候,积分高的小组先进行挑选下一周的任务。这样就解决之前出现的任务安排不公平问题。学生赚取积分的热情又上来了。后来我又考虑到学习成绩落后的同学赚取积分困难,小组会排挤这类的同学,我想办法给予这些同学特殊的固定的任务,比如擦黑板、整理讲桌,并且每天可以增加相应的小组积分,他们能给小组带来贡献,而不至于被小组抛弃。让每一个同学“跳一跳”都能得到奖励,从而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5.强化沟通机制:建立有效的家校沟通,确保学生、教师、家长三方的信息流通畅通无阻,避免误解和隔阂的产生。作为老师不但要教学生的文化课的学习,更要关注学生的身心健康、以及正确的三观培养。多与学生沟通,多与家长沟通,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教育本质的初心和对学生发展的关注。定期反思管理措施的效果和影响,及时调整策略和方法,确保学校管理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我们分开所属不同级段、部门,合起来就是学校。大家只有各司其职,都做好自己分内的事,同事之间团结一心、争先奉献,学校的发展才会越来越好,那就能顺利实现王校长提出的“六年再办一所好学校”的总目标。